返回

曹操喊我去盗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五章 “妖道”于吉(4000大章第二更)(2/ 2)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不过大概的位置,吴良已经非常确定。

那地方在后世已经被建成了一座遗址公园,就位于楠倡市北部的昌北机场以北。

因此基本可以确定海昏侯墓就是在现在的豫章郡城正北方,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大概为200里左右。

并且在海昏侯墓旁边还有一个不算太大的湖,后世管这个小湖叫做“灵湖”,虽然不知道这个时代叫什么名字,但知道这些地形特征再去找墓,基本已经不存在什么难度了。

在庐江稍作停留的时候,吴良将单独杨万里叫了过来。

“校尉,啥事?”

杨万里躬身说道。

“你叫我什么?”

吴良斜睨过来。

为了掩人耳目,这次瓬人军干脆扮成了一个迁移南下的寒门。

吴良自然是家主,白菁菁被强行冠上了夫人的身份,不接受异议的那种,剩下的兵士则都是门客与佣仆。

“瞧我这记性,家主,家主啥事?”

杨万里一拍脑门,连忙嘿嘿笑着赔罪。

因为在发掘广川王刘去墓时表现不错,杨万里此刻已经被吴良任命为伯长,虽然不能像正规军一样真正统领百人,但享受的俸禄却是一样的。

因此这个家伙此刻已经认定了吴良这个老大,对他俯首帖耳。

不过暂时吴良并没有送他戒指的打算,这个家伙虽然打探消息还算比较靠谱,但距离吴良想要的人才还差了一些。

“我要你带领十人提前出发前往豫章郡,到达豫章郡之后再往北行进大约200里,先在那一带探寻湖泊,找到湖泊便继续在附近打探民间传闻。”

吴良正色说道,“记住!这次我们要找的墓叫做海昏侯墓,又或者叫海昏国墓园,不论打探结果如何,十日后准时返回豫章郡与随后到达的我们汇合,到时我会留人在北城门接应你。”

“家主,你这已经说的太具体了,豫章郡往北200里,还有湖泊……这么明显的特征,我就是闭着眼睛都能找到。”

杨万里拍着胸膛说道,“家主,你曾经肯定去过这个地方吧?”

“管这么多干什么,叫你去你就去!”

吴良瞅了他一眼斥道。

“是,定不辱命!”

杨万里应了一声,当即便要带人准备动身。

“等一下。”

吴良却忽然又叫住他,沉吟片刻之后道,“打探传闻的时候顺便询问一件事,当年初代广川王刘贺死后,他的两个继承人,长子刘充国与次子刘奉亲也都在极短的时间内相继莫名离世,以至于许多人认为这是上天要断绝海昏国的国运,最终导致海昏国被下旨除国,你打听一下民间关于此事有何传闻,这或许对我们后续掘墓会有所帮助。”

这件事确实很是蹊跷,历史上极少有哪个天高皇帝远的封国会像海昏国一样命运多舛。

因为在吴良所说的这次海昏国被除国十五年后。

当时的汉元帝终于又想起了这支位于偏远之地的近亲,于是又重新找到刘贺的血脉重新成立海昏国。

可是又过几十年,又被除国。

再立又再除,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史上终于再无海昏国。

从历史记载来看,海昏国的命运虽然看似与当局者的想法以及动荡的局势不无关系。

但老倒霉蛋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当的,反正吴良最感兴趣的便是后世历史中所没有这些传闻,多问问总归没有坏处。

另外,初代海昏侯刘贺,也就是吴良准备发掘的海昏侯墓的主人也是个传奇人物。

史载他仅当上皇帝27天就做了1127件荒唐事,因此才被废掉。

虽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当时大将军霍光一手遮天,其实是因为刘贺当上皇帝后不听话,霍光才杜撰了这些事情,以此为借口联合群臣来废他,但司马光毕竟是宋朝的人,他的说法也仅仅只是猜测,到底是否便是事情的真相,同样还有待考证。

吴良既然来到这个时代,便有资格与机会亲自去辨明历史的真伪,而并非一味信书。

“明白了,家主真乃博学之人,天底下似乎便没有家主不知道的事。”

杨万里由衷的拍了一记马匹,而后麻溜儿带着人脱离了队伍。

……

如此瓬人军则在庐江郡的桐城好好休整了一天。

第二日才再次上路,结果出了桐城没走多远,便有兵士前来报告:“家主,前方有一位老者拦路求见。”

“附近人多么?”

吴良皱眉问道。

“只他一人。”

兵士答道。

“那就给他个饼轰走,不必与他多说废话。”

吴良无所谓的摆摆手道。

这一路上瓬人军已经遇上许多回这样的事,基本上都是饿极了壮着胆子跑来要饭的流民。

吴良知道这是时局动荡的问题,这样的流民到处都是,国家一天不稳定下来,这些人就无法过一天安生日子。

区别只在于今天饿死或是明天饿死,这事他真的管不了,因此也就没有发那些没用的善心。

最多只在这种附近没什么流民不会引发哄抢的情况下送出一两个饼,然后将人轰走继续赶路。

“可是家主,那人并不要饼,只说有极为重要的话必须亲口说与家主。”

兵士又拱手说道。

“哦?”

吴良微微来了精神。

这种事倒还是第一次遇上,也不知这老者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反正旅途太过无聊,典韦不是个能聊的起来的人,白菁菁又受不了他调戏总是躲得远远的,见见此人解个闷倒也无妨。

“带那老者过来吧,不过告诉兄弟们不要停歇继续赶路,不要因为此人耽误了咱们的行程。”

吴良沉吟片刻,终于点头道。

“是!”

兵士应了一声。

不一会的功夫,便将一位老者带到了吴良面前。

这老者拄着一根弯曲曲折的木杖,看起来年纪已经不小,头上剩余不多的头发已经全部变成了白色,胡须与眉毛亦是如此,不过却留的很长,一副慈眉善目的长寿模样。

“黄老道于吉,拜见公子。”

见到吴良,老者微微低头施礼道。

“于吉?你就是那个写了《太平经》的于吉?”

吴良一愣,面露意外之色。

于吉在东汉末年可是个很有影响力的“妖道”来着。

他所著的《太平经》对发起黄巾军起义的张角影响极大,以致张角更是以此为纲领成立了“太平道”,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响亮口号,发动起义致使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彻底陷入战乱之中。

不过此人宣扬的那种“符水治病”的东西,却令吴良不能苟同。

治好了,就是我的功劳。

治不好,就是因为你心不诚不信道。

这不就是明摆着忽悠人吗?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