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 调情(2/ 2)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张汉卿决定补救,他要拿出杀手锏。

“还真的有一个想法想请世伯定夺,如果能够成功,我可以让出一定比例的股份,算是给三姐姐补交生日礼物了。”张汉卿装作被激而发,实际上,他今天最大的目的就是说出这句话。

朱启钤笑了笑,儿女间的斗嘴不会让他对张汉卿的认同轻易弱化。“反正是家宴,有什么话就直说无妨。”

张汉卿终于可以就他的人生第一桶金的构想发言了。

“世伯,关外有很多的资源,但是苦于开发力度不够。如果,这也是家父的意思哦,咱们成立几个比较大的公司,共同开发煤矿或铁矿,将来的成就一定不亚于汉冶萍或者开滦煤矿等。我们既能从中获利,又能够为国家实业发展提供能源,是一件双赢的好事。这个事牵涉很大,如果没有世伯的人脉,运作起来肯定不通畅。”

他很会套近乎,连“咱们”都用上了,沉浸于思索中的朱启钤倒没有听出来。

兹事体大,开矿不是三言两语或者三钱两枣就能成行的,这里牵涉到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缺乏。更关键的是,关外是日本人的觊觎之物,在日本人嘴里争食,任他是内务总长也要掂量一二。这个与爱国无关,而是与国家实力挂钩。

不过这又勾起他的实业兴国的理念。作为近代不能翻过的一页,实业救国与洋务运动是他一直孜孜不倦探询的方向。虽然兴建矿业有本金投入大、技术要求较高的困难,但终究是国家进步的长久之道。东北一隅的张作霖能有此种见识,当属国家之福。

这个时候,他还以为这只是张作霖的意思,因为张汉卿也假其父之意托言。他是内务总长,对兴办实业向来抱以支持的意思。张汉卿让他挂名倒无所谓,只要不出钱----动辄十万百万的大额财力远超出他的能力范围,如果是公出还好说。

“这个是好事,容我考虑周祥了再说,毕竟建矿不是个小事。不过若是雨亭兄有意,我倒可以先引见几个行内人,他们是个中翘楚。”

这在张汉卿的计划里,他也没想让朱启钤一口答应,只想利用他的人脉----其实也不需要。在他的计划中,张汉卿只要挂他的名就好,甚至只要在提到他时没有反对就行。

“当然,这个想法可能过于突兀,小侄会另找个时间登门向世伯请教。”

对张汉卿这么容易就融入堂堂的内务总长之眼,朱光沐还是很佩服的。他就像历史上参加未来老丈人的寿宴时用空头支票作万贯钱的的无赖皇帝刘邦一样,少年不凡,不走寻常路。

酒过三巡,才开始真正的宴席。不谈美味,光是印有“万寿无疆”的碗、碟、盘、象牙筷子,一看就使人觉得精美雅致,古香古色。在这里过生日,朱三小姐的小资情调还是蛮高的。

据说致美斋原为姑苏菜馆,清末明初,被倒卖给李氏、杨氏、张氏三位山东人。此三人各有一手制作卤味菜点的好手艺,经过他们的努力,致美斋的山东风味独占鳌头。到了民国初年,山东人王东南出任致美斋经理,使致美斋达到鼎盛时期,店员由十几人增加到100余人。

当然,让面的扩大是以菜肴的精美为前提的。在北京,天子脚下,汇集了全国的精英人才,没有一些拿手绝活是没法在这儿打成老字号的。致美斋真正做到了雅俗易赏,不但平民百姓喜欢这一口,王公贵族、文人墨客也对这些吃食青睐有加。满清皇戚、民国要员、艺苑大师等社会名流,都成了这里的常客。据说,鲁迅、老舍、梁实秋、程砚秋、荀慧生都曾经是前门的常客。

虽然在后世吃过无数次酒席,张汉卿始终认为在致美斋吃过的这次是最好的。在此生他虽然贵为奉天将军之子,却也极少有机会吃到这么地道的鲁菜。因此吃相难免有些不寻常,尽管他已经收敛了许多。

不拘小节的朱启钤是不会在意这种小事的,他对年轻得不像话的张汉卿被张作霖用来“参与”这么大的事情却能够拿捏有度非常欣赏。张汉卿即席的大饼,当然瞒不过他,但他还是赞赏张汉卿反应的敏捷与应对的得体,无怪乎蒋、蔡两人都对他欣赏有加。他看了座中一人,忽然对张汉卿说:“汉卿,今天座中不乏青年才俊,我引荐一人与你认识。”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